2025年3月,29岁的李薇在抖音直播间举起自己的电子身份证,向12万观众展示刚注册的“AI创意工作室”营业执照。这个没有实体办公室、仅靠三台二手电脑运作的团队,通过AIGC工具批量生成短视频脚本,半年内服务了160家中小企业。“注册费全免,云办公零租金,连LOGO都是AI设计的。”李薇的经历折射出一个新趋势——在人工智能普及、平台经济成熟与政策红利叠加的2025年,创业正从“重资本游戏”转变为“轻资产竞技”。
随着OpenAI发布GPT Store,个人开发者可通过训练垂直领域AI模型获利。深圳程序员陈浩开发的“法律文书生成器”,在钉钉平台以99元/年的订阅模式,已服务超4万家小微企业。“过去开发这类软件需要百人团队,现在一个人加GPT-6就能搞定。”类似案例在财税咨询、医疗问诊、教育测评等领域爆发式增长,艾瑞咨询预测,2025年中国AI代理市场规模将突破800亿元。
当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将“低成本创业”列入必修课,当拼多多“新农人计划”让西部果农用一部手机对接全球市场,当工信部宣布2025年建成100个“零成本创业示范基地”,这场变革早已超越商业范畴。
我要加盟(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)
已有 1826 企业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项目